探索“六位一体”监管,护航广州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营

作为超大型城市,广州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为2.35万吨。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实现高质量建设更要实现高质量监管。7月3日,修订后的《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正式实施,提出构建以驻场监管、村民监管、远程监控、环境监测、考核评分、信息公开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监管模式。


(资料图)

新办法实施后,如何引导广州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健康运营?8月4日,南都记者走访广州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看到生活垃圾从卸料、存储到焚烧等各个处理环节。随着周边村民开始参与监管,智慧元素的有效运用,广州垃圾终端处理的各项工作将更为开放透明。

超前规划

终端设施运营监管实行市、区分级负责制

沿着小路蜿蜒向上走,灌木和小花园点缀在山坡间,精心布置的园艺景观、色彩鲜艳的慢行步道,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仿佛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2020年,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被评为国内第一个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随着2021年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广州已经成为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的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城市。

目前,通过协同处置,园区已实现内热、电、气供应协同联动,固体废弃物全链条处理,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协同、循环利用、环境和谐:办公室楼前的景观池里,养鱼的沉池水正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中水”;在焚烧炉膛内,滤干水分的其他垃圾经过五个阶段的焚烧转化为多种资源;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还可制成环保砖。

“一废”变“四宝”,除了依靠广州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也离不开对这些终端设施的监管。“广州从2002年开始开展生活废弃物管理,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探索,广州的实践在顶层政策、管理、培训、多环节联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州的模式也给超大型城市提供了一个探索样本。”广州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心副主任田顺平说。

田顺平介绍,7月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广州市终端设施运营监管实行市、区分级负责制,由市城管部门负责全市终端设施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其中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增城区设施则由各区城管局实行属地监管,其余原中心区设施则由废管中心进行日常监管,同时对区城管局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从而形成完整的市、区分级监管架构。

监管有效

“六位一体”监管,各项工作“透明可见”

在“六位一体”监管机制下,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各项工作变得更为开放透明。

曹宇锋是广州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心监督管理科副科长,他每天都往返在废管中心和产业园之间。根据“六位一体”监管模式,曹宇锋的监管工作分为垃圾计量、运行工况、安全生产、环保排放、日常管理5大块。为此,他需要先通过废管中心的智慧监管平台查看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各项数据,确保数据都正常,然后开启在园区内的监管巡查。

周边村民也可以直接参与监管。太和镇兴丰村村民许文锋表示,依靠设施周边村民组成村民监管组,自己需要不定时到终端设施巡查企业运行状况。“我们在监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就会及时反映给监管组组长,再由组长跟企业进行沟通,一般一周内会给我们反馈。”

“村民监管组是政府和设施周边村落的桥梁纽带,能够及时向村民传达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工作部署,也能向政府方面反馈村民的诉求。同时,村民监管组还是第三方监管力量,既能监督设施运营单位的运营水平,又能监督政府监管组的监管力度。”曹宇锋如是表达村民监管的作用。

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中控室。

在园区内的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走访,南都记者发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隔着玻璃看到,而中控室也建有玻璃墙面,方便前来参观的市民直观感受各项监控环节。

目前,废管中心还在大力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探索科技赋能与日常监管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渠道,积极对接互联网企业和科研单位,探索实践无人机、鹰眼、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设备技术在终端设施监管上深化拓展应用的可能性,致力于推动设施运营更透明、监督管理更智慧、隐患排查更高效。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实习生 王靓怡 通讯员 成广聚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