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电影《奥本海默》是一部反映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技术负责人奥本海默的个人传记电影。
有一些人抱着看广岛、长崎“熟人”的想法去看这部电影,只能是让他们失望了。电影主题并非是要如同国产电影《横空出世》那样描写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历程,而是着重要奥本海默这个人,聚焦在他在美国所经历的沉浮和不信任。故事全长三个小时,其中两个小时是他在战后被美国议员质询并被认为是左翼亲共分子而剥夺安全许可的听证会过程,半小时是战前他学习过程,半小时才是原子弹的研制和投放使用介绍。整个故事,虽说是关于奥本海默这个人的人生的一段回顾,其实是对美国一段历史的回顾、审视和批判。
奥本海默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从美国去往当时的科学高地欧洲学习最近的物理学,并在那儿得到了当时最顶尖科学家的教诲。学成后他回到了美国,并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理论物理学学科。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三四十年代,奥本海默积极参与当时的左派运动,和当时的美工人士多有接触,周围的很多人也都是美共成员——包括他夫人、情人、弟弟、弟媳等。然而,这样的政治倾向使得他当时就被美国政府盯上,并为后来他的遭遇埋下了祸根。二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因为看中他的学术能力而将其任命为“曼哈顿计划”的技术负责人,他为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呕心沥血,最终是功成名就。但是,二战结束后,在当时的冷战环境下,美国国内笼罩在麦卡锡主义的阴云之中,他——一个亲近左翼的科学家——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怀疑和不信任。所谓的听证会,不过是不容辩解和申述抗辩的审判而已。最终,他被认为是“不爱”美国的。当然,故事没有就这样以悲剧告终,而是在最后让那个诬蔑奥本海默的人也官场失意。来了一个恶有恶报。
这部影片虽然对美国那个麦卡锡时代做了一定的批判,但是也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而且似乎还将制度的问题转化为个人之间的恩怨,这样做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的“用心良苦”。同时在塑造奥本海默这个人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浪荡公子哥”,一个亲左翼但又缺乏信念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反映出了导演和编剧对于左翼人士群体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和群像,也是当下美国精英群体所乐见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美国“伤痕文学”的一个小故事,人物塑造上有些脸谱化,时间线上前后穿插,手法上电影开始的一段有些意识流,故事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但又显得有些肤浅。个人评分分。
标签:
上一篇 : 广州黄昏时分最适合去的河岸,广州琶醍,酒吧餐饮浪漫满分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